应蓝田计划之邀,
八十年代剧团将于2010年3月13日在广州沥滘村心和祠演出<昆虫记之在村头上蔓生繁衍>
对于长年在广州生活的人来说
沥滘, 可能只等同是一个公车站或地铁站, 并且是一个大部份人都不会在此下车, 只是转眼而过的站口.
如果要大家对沥滘多谈一点, 可能会有人说, 这是广州众多城中村的其中一个.
然而, 沥滘, 其实是广州现存的村子中, 历史最悠久的村子之一.
它早在明朝或以前, 就已经在广州落地生根.
那天, 我和演员到沥滘村心和祠了解演出场地.
沥滘村卫氏后人卫先生替我们打开祠堂大门的门锁, 匆忙去跟村中各负责人开有关星期六展览的会议, 临行前叮嘱我们离开时要锁好大门.
我们正在拍摄祠堂细节以备晚上开会讨论演出之际,
忽然有两位阿姨从大门进来,
彷佛重返故园的旧人,
一边用眼睛四处张望重拾旧事旧物,
一边嚅嚅谈论旧时细碎……
从她们的片言只语
我隐约猜到她们是心和祠在酒厂时期的老员工.
上世纪七十年代,
心和祠曾经被用作酒厂.
两位阿姨寻找的那口记忆中的老井仍在祠中,
只是面对艺术家在老井旁边新造的装置雕塑----一个新井
她们竟一时间分不清哪一个才是藏有她们旧梦的老井……
是的, 对她们来说,
心和祠的酒厂工人岁月是她们久远回忆.
----上世纪九十年代,
心和祠先后成为货仓和民工宿舍,
其后又被空置多时.
由是, 心和祠的大门被长年封锁.
彷佛是一个在有意无意间被尘封的空间,
大部分村民和旧友未再踏进祠中, 已经有很多年了.
两位阿姨走后,
三位伯伯先后在门外站了很久,
并且都忍不住先后走了进来.
从三位伯伯的言谈之间,
可以知道他们互不熟悉,
却又在谈论之间互相认同彼此乃沥滘村同代人的默契.
他们谈论起上世纪五十年代,
心和祠成为公社饭堂时期的岁月
他们一边观赏年轻艺术家在祠中的各种结合沥滘村的艺术创作
一边讨论透过祠中摆放的村中古旧用具
而想起的童年岁月.
我问三位伯伯
祠中原本的灵位和神主牌都到哪里去呢?
他们惘然
讨论
又惘然
然后一致认同
灵位和神主牌如今在北庙之中----
有演员问伯伯
「这祠堂到底有多少年呢?」
伯伯说
「我们中间没有人活到一百岁.
一百年前的事,谁知道呢?」
是神奇的命运
带我们完成这天的祠堂之旅.
它让我们偷窥了一次历史,
更让记忆者
重新窥视自己的历史.
2010年3月13日
星期六
下午三点
广州沥滘村心和祠
八十年代剧团<昆虫记之在村头上蔓生繁衍>
将是一次历史之旅----
( 蓝田计划网站: http://blog.sina.com.cn/lantianngo )
评论